9月27日,2025北京动画周重点分论坛——“文化传承・数字新生:动画与数字媒体跨媒介实践论坛”在天津传媒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行业高端论坛由中国动画学会指导,北京广电总局主办,天津传媒学院承办。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马黎,中国动画学会秘书长王坚,玄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茅中元,万维猫动画联合创始人王诤,央视动漫集团市场战略发展总监郭晓芳、央视动漫集团教育事业部校企合作负责人谢硕;天津传媒学院校长李罡,校长助理、产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维嘉,动画与数字媒体学院院长王璞,动画与数字媒体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主利涛,系主任、产业中心主任孙语蔓,系主任刘伦等领导嘉宾出席论坛,共探“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新路径。
论坛现场
动画与数字媒体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主利涛主持
论坛作为2025北京动画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紧扣北京动画周“精品内容、产业落地、消费赋能”的核心目标,立足北京作为“全国动漫原创孵化高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产业定位,聚焦动画专业的跨媒介创作特色与数字媒体的技术赋能优势,旨在搭建“文化学者+动画高校师生+动画行业从业者”的协同平台。
中国动画学会马黎会长致辞
中国动画学会马黎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动漫产业发展的核心始终聚焦“文化”与“创新”。当前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交融、动画艺术与数字媒体跨界,正推动行业迈入变革关键期,如何让千年文脉在屏幕上活态传承,让跨媒介创作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是本次论坛的核心命题。她肯定了天津传媒学院在搭建协同平台、探索人才培养路径的举措,期待论坛促成可落地成果,并表示中国动画学会将联动学校,整合优质资源助力人才培育与作品创作。
天津传媒学院李罡校长致辞
天津传媒学院李罡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动画既是视觉艺术载体,更是传承文化根脉、开启数字创新的关键纽带。学校立足京津冀,从杨柳青年画的数字化重构到五大道历史街区的动画叙事,展现了学校“文化+艺术+技术”的多维驱动模式。此次论坛聚焦两大核心:一是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产业协同闭环;二是推动传统动画跨媒介转化,实现教学成果市场化。他期待论坛成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产业赋能的平台,为动画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主题发言
在主题发言环节,各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结合实践案例,分享动画与数字媒体跨媒介融合的前沿思路,为师生带来深度启发。
央视动漫集团市场战略发展总监郭晓芳以央视动漫40年经典IP矩阵为切入点,从头部机构视角解析传统文化IP跨媒介开发逻辑,强调优质内容是IP生命力的核心,并提出内容焕新、商业联动、产教融合三维发展路径。
玄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茅中元以《秦时明月》等经典作品为例,详解技术赋能下动画与游戏、衍生品的融合路径,他讲解了六大虚拟制作平台赋能数字场景构建,提出“技术与价值观融合”策略,强调“AI时代,技术是工具,文化内核是灵魂”,动画创作需以故事传递文化价值。
万维猫动画联合创始人王诤结合行业多年从业经验,以《凡人修仙传》为案例,聚焦新兴动画企业创新模式,探讨传统文化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连接方式。他指出,行业当前亟须 “懂文化、精技术、善运营” 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需紧密贴合市场需求。
论坛闭幕式上,李罡校长代表天津传媒学院与玄机科技有限公司、万维猫动画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将在人才联合培养、跨媒介项目研发、教学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这一举措不仅为学校“教学-实践-产业”良性闭环建设奠定基础,更实现了高校教学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动画产业培育实用型人才提供了新路径。
领导嘉宾共同参观动画与数字媒体学院展示区域论坛同期,天津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媒体学院还设置了“中心装置区、回形展柜区、文创展台区”三大展示区域,集中呈现师生原创动画短片、毕设精品、传统文化主题手办及衍生品,通过“静态展品+动态影像”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现高校在跨媒介实践中的教学成果。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既搭建了“产学研”协同交流平台,也彰显了天津传媒学院承办高端学术活动的能力与水平。作为深耕传媒艺术教育的高校,学校始终秉持“以德铸魂、以文化人、以创带教、以产促学”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已成功举办多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端论坛,建立了与众多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未来,天津传媒学院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为动画产业培养更多“懂文化、会技术、善跨媒介”的专业人才,助力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