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天传微博 v天传微信 v 欢迎进入天津传媒学院网站!

您的位置:天津传媒学院官网>> 天传新闻>> 教学科研>>正文内容

罗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影视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探析——以《纪录片创作》课程教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30日作者:图文/科研处 编辑/肖本双点击:

【来源:天艺新闻中心 科研处】【打印文章】

摘要:罗华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专业教师,文学硕士,讲授《纪录片创作》、《电影作品分析》课程。

  罗华: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专业教师 文学硕士,讲授《纪录片创作》、《电影作品分析》课程。

【摘要】21世纪的影视教育,其核心不是“影视艺术教育”,也不是“影视技术教育”,而是影视媒介教育。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到来,传统的影视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暴露出种种问题和弊端,无法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本文以《纪录片创作》的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影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媒介融合 影视艺术教育 教学改革 纪录片

  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社会需求是高等学校包括专业设置在内的教育教学的主要动力,影视类专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21世纪头十年,影视艺术教育依托社会需求和影视传媒的技术进步迅猛发展,为影视娱乐传媒和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做出了应有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转型、教育产业化以及新的媒介融合趋势,影视艺术专业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的技术、观念的变革,暴露出一些弊端和问题。因此,直面当今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探索和建构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拟从《纪录片创作》的专业课程教学角度,对新形势下的影视艺术教学改革作出一些探析。

  一、媒介融合趋势及影视教育需求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组织进一步走向联合,“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在,影响巨大的现象。所谓媒介融合,主要指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新旧媒体打破边界,在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上实现互动与互渗,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大众的资源共享和个性服务诉求,同时实现媒体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今天的影视艺术,已不是一种单纯的视听艺术,而更多地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即直观地揭示文化的内涵、风格和面貌的音画体文化,成为传媒变革的一部分,即附着于传媒,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且不断改写传媒命运的独特媒介艺术。

  在此背景下,影视产业发展所需的用人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急需的主要人才类型有以下三种:

  (一)自主创新型人才

  “文化产业从根本上讲是创意产业,最大的生机是植根于头脑中创新不止的超级精神”,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把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中心环节,尤为需要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创新生产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人才。

  (二)复合型专业人才

  影视产业是知识密集度、科技密集度、资金密集度、劳动密集度都很高的文化信息产业。例如能够从事纪录片创作制作的人才,最好精通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最好还是广告、影视艺术、传播学甚至哲学方面的行家。他们不仅要专业扎实,还要拥有宽泛的其他领域的知识。

  (三)有可持续发展力的高端人才

  影视产业具有复杂多变的市场,激烈残酷的竞争及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需要大量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高端人才,既懂艺术又懂技术,还懂媒介的经营与管理,在竞争中创造价值,成就品牌。

  就纪录片产业来讲,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国产纪录片类型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纪录片分类越专业越精细,对于创作队伍的要求越高,例如纪录片商业化模式下的节目研发环节、pitch环节、调研环节、后期制作环节等都催生了分工更为细化的人才需求。同时,纪录片行业人才结构存在缺陷,大部分是创造型人才,缺少营销管理人才。

  所以说21世纪的影视教育,其核心不是“影视艺术教育”,也不是“影视技术教育”,而是影视媒介教育。因此,如今我们再谈及影视教育,必须走出“艺术”和“技术”的藩篱,在更为切实,更为广阔的空间审视和叩问影视形态及其价值,挖掘影视强大的认知功能,以积极实验的心态,在现代传媒和影视的“无缝链接”中,找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向,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探索和建构合理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二、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向多元化,但特色定位不明显

  目前我国有500多所院校为影视行业输送各种人才,从电影电视的采编播摄录剪到影视动漫的制作合成,电视节目的创意策划主持,以及影视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这些人才或者由专门特定的专业培养专门化人才,或者由综合性院校依托综合的学科优势,培养出“宽口径”的素质教育人才,或者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念指导下培养出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影视行业对影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仅具有单一艺术素养和技能的人才已无法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影视传媒类专业中较为传统的一个专业,为各大电视台、地方卫视及影视制作公司输送了大量人才,也有较为成熟和可参照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目前我系的三个专业方向为微电影、纪录片和后期制作,能够适应市场对制作人才和内容生产方的多元化需求,但相较于其他专业院校,如中戏、中传、北电,我们的人才培养既不够专和精,特色定位也不够明显,无法突显差异化竞争优势。相比其他综合性大学的编导专业,如北师大等,又缺乏一定的人文底蕴。作为三本教育层次,我们编导专业又不同于高职院校明确的应用型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就纪录片创作方向的学生而言,纪录片是一门独立学科门类,很多专业院校都是作为独立专业来办学,由于师资、教学资源、课时等的掣肘,我们纪录片创作方向的学生培养就存在学生基础不扎实又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

  (二)教学体系全面,但课程衔接和教学内容亟待更新

  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广电编专业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但由于专业特色定位不明晰,加之主要是依靠现有师资力量,依据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背景和专业特长来划分专业方向和组织课程。各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等的衔接互补就比较薄弱,具体到创作课阶段时,多数学生在实际动手拍摄制作纪录片过程中就感觉比较吃力,纪录片创作所需的素质能力欠缺,产出实际影像作品存在困难。学院的编导专业是在大三开始分方向,虽然经过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已开设诸如电视写作、视听语言、画面编辑等影视制作必备的技术技能课程,但到创作课阶段还是感觉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优势、专业目标及学习预期比较混沌,缺乏侧重于纪录片创作的艺术构思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表现技巧。

  课程衔接是课程组织的一部分,也是课程设计的重要过程。课程衔接是连接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经验,使他们之间相互发挥累积的最大效果以达成课程目标。课程如果不加以适当的组织和衔接,将是支离破碎、凌乱不堪,毫无教育意义的。

  无论是经典纪录电影还是趋向栏目化、专题化甚至娱乐化的电视纪录片,随着纪录片拍摄技术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其表现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当我们置身于“全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氛围中,传统纪录片受到了“眼球效应”的极大冲击,尤其是网络的传受特点,对纪录片生产制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除真实性的本质要求外,对新、奇、特的追求也使得纪录片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纪录片的策划及创意型纪录片的部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纪录片分析的常见方式是从理论到案例,或从案例到理论。在理论教授与案例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应适时插入实践教学环节。创作方向课更需要根据理论学习的进展情况,适时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纪录短片创作,并与理论相印证。纪录片创作具有拍摄周期长,素材需要历时性积累的特点,加之内容表达具有深刻内涵,需要创作者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和人文素养要求。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需要在深化纪录片美学特性,解读经典纪录片视听语言的同时,强化对纪录片创作各个环节如策划、调研、纪实拍摄手法、纪实镜头语言等技能技巧的领悟。然而课时课程容量的限制,理论基础尚未夯实,短片拍摄仓促而困难重重,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虽然布置了学期作业,以模块训练与实操为导向展开教学,以小组纪录片作品为学期检验考核要求,难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问题。

  三、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弊端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当前教学模式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变化以及社会需求的矛盾。媒介融合趋势下,“影像时代”、“读图时代”、“视听时代”已日益成为人们熟知的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种影像资料纷繁复杂,各种文字和图像信息铺面而来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电影电视等影像资料唾手可得,大学生们不再以一种具有仪式感和憧憬的心态去观看电影、电视,也导致了他们从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到观影心理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把关者”,也是课堂实验教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新媒介环境下,尤其是网络技术、手机等移动通讯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使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录制、编辑的有关教学实验视频发布于网络,这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绝对垄断权。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不再受限于规定的时间、地点,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任务。

  相比于其他课程实验,影视类实验大多时候在室外,实验者分散于不同的地点,尤其是纪录短片的拍摄作业,虽说“方圆两公里范围内就能拍出一个好故事”,但学校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位置,使得学生外拍有一定难度,题材限于校园而缺乏特色。而开放式的环境又使得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要随时获得教师帮助有一定难度。

  四、对策

  影视教育日益繁盛,但影视教育的教学方法相对更多的是沿袭传统的讲授加观片的教学模式。影视艺术作为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艺术形式,媒介融合时代的影视教育理应也与时俱进,适应媒介发展需要,紧跟社会对影视人才需求变化的步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适应媒介融合趋势,更新影视教育观念

  在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介的全面冲击之下,高校影视专业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影视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拥有的听、说、读、写诸能力之外,还应具有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电脑、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可以说,以往的影视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制作能力即技术能力,但在当下电子技术发达、影像表达方式普及,纪录片创作的拍摄制作设备、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普通人都可以手持DV甚至运用手机完成短片,并依托网络等渠道获得广泛的受众,纪录片也从神圣的殿堂走入到普罗大众生活中。在此背景下,纪录片课程的教学目的理应更加强调学生对于纪录片美学属性和理念的认知,建立纪录片的真实与原生态意识。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理解纪录片具有其他形态影视作品所无可取代的独特魅力,认识到纪录片是富有启发性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具有认知世界和自我的强大功能。教学过程中通过拉片分析,应引导学生在正确解读纪录片视听语言的基础上,着重启发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通过实践环节短片创作的训练,强化学生策划拍摄剪辑制作等技术技能的提高,更应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开发。

  (二)集成优势资源,人才培养突出特点、以特取胜

  影视艺术专业属于设备、经费投入需要量比较大的专业,而国内许多非影视艺术专业性的高等院校,均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开办影视艺术专业的。因而,在有限投入的“校”情下,更应该强调和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质与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建设、有重点地突破,力求独辟蹊径,出奇制胜。

  吸收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可以参照下国际上创意产业发展的典范国家,其创意人才的培养制度值得借鉴。如南加大影视制作专业由文理学院和电影学院共同培养,文理学院负责招生及核心课程的教学,电影学院负责教授影视制作专业课程。按照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后,才能进入影视专业学习阶段。

  核心课程是南加大的全校公共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写作”和“多元文化”三大模块。通识课程包括“西方文化与传统”、“世界文化与传统”、“科学探究”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科学及其意义”、“艺术与文学”、“社会问题”方面的案例分析,要求学生从以上6个目录中各选择一门修读。写作课程包括两门课程,即写作与逻辑推理、高级写作。多元文化要求从56个关于世界文化的专题研究中选择一门课程。影视制作专业课程共有十门必修课,绝大多数是制作类课程,实践性很强,课程安排逻辑有序,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电影技术基础、电影声音基础、电影传播及短剧写作是入门课程,也是中级电影课程的先行课。

  我们的人才培养也应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就纪录片方向来说,大一大二应先完成规定的文化、写作等选修、必修基础核心课程,注重挖掘纪录片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让学生体察多元的社会文化,开阔视野,提升对于文化的体察力和对于社会事件的洞察力。从而在大三开设创作方向课时,不至于由于人文底子薄弱,视野狭窄而难于上手拍片,或者后劲不足。

  (三)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内容与时俱进

  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影视教学体系是影视艺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要实现学、产、研的一体化,必须全方位地整合影视专业、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教学等资源内容,必须优化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作用,有效引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创作的能动性,从而把教的理论和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影像产品。 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利用影视企业的资源优势,把影视行业中的典型案例,真实项目、工作任务等教学手段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法,项目导入法和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的学习,能够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积累企业项目的开发经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创业的能力。

  教学手段上,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在教学中,不仅作为单一的播放影像资料的载体和工具,还应成为学生参与教学和教师互动的有力助手。其次,可以引入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当前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运用网络信息,同时也可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四)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长期以来,教师是以教学内容(间接经验)的已知者、占有者和传递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是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化身。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与知识获取的低门槛化、获取途径的便捷、多样化,打破了传统的“权威—顺从”的师生关系。媒介技术进步带来了教育系统的革新与嬗变,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地在社会中传播,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习者同样可以获取专业知识。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他们必须从原来“知识绝对权威”的身份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咨询者”,另一方面,技术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他们原有的知识体系、思维习惯变得不合时宜。他们必须加入学习者的行列,及时吸纳新知识,提升自己。

  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如互联网、手机、户外电视等新兴媒介和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传播态势的影响下,影视教育必须在与传媒变革发展的战略适应性中,通过体系化的人文和视听知识培育,改善以镜像生成为中心的知识结构,激活创作灵感,搭建生活和影像世界的宽阔桥梁。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和适应新时代创作的影视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所以探寻新时代影视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和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媒介融合时代的需要,已成为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缪红燕、吴祥辉、丁卫泽.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影视类课程实验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1):48-51.

  [2]宋红岩.媒介融合时代的高校影视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J].电影评介,2012,( 13).

  [3]邢北劣.和而不同——影视教育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J].当代电影,2009.5.

  [4]王莹.高校影视艺术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张金华.对影视教育的现状考量与创新建议[J].电影评介,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