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天传微博 v天传微信 v 欢迎进入天津传媒学院网站!

您的位置:天津传媒学院官网>> 天传新闻>> 教学科研>>正文内容

俞丽伟:戏剧影视文学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实施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01日作者:俞丽伟点击:

【来源:天艺新闻中心 科研处】【打印文章】

摘要:本文摘编自《四川戏剧》2015年第5期

 

俞丽伟: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

 

 

俞丽伟: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戏剧教育、戏剧戏曲史论。

 

【摘要】随着戏剧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剧作,而高质量的影视剧创作的源头是高素质的编剧人才。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肩负着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具的创作型人才任务。因此,探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戏剧影视文学教育中的实施路径,促进两者的相互渗透和融通,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创作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施

 

  近年来,影视产业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剧作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于“以内容为王”的传媒业而言,高素质的影视剧创作的源头是高素质的编剧人才。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肩负着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创作型人才任务。

  一、以教学改革推动科学精神的贯彻

  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传统教学模式是中外文学史、中外戏剧史、电影发展史、电视剧发展史、戏剧理论、作品导读等史论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这些史论课程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写作课多采用课堂传授与练习相结合的传统模式。艺术实践的创作规律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召唤要求戏剧影视文学教育改革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推动科学精神的具体落实。

  培养客观、严谨的精神。影视传媒与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员投身其中,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戏剧影视文学教育课程设计不能盲从传统高校的培养计划,需要根据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就业市场的需求,科学理性地制定课程体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人才定位上以影视剧为基础,辐射网络剧人才的培养。同时在课程设计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戏剧项目、戏剧比赛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检验教学效果。在专业课的设计上树立课程结构和层级发展思想,以阅读和写作为内部核心课程,以表演和拍摄为外部实践课程,内外结合构成环环相扣的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写作为主的课程设计。外部课程既是为内部课程提供修改和完善的平台,也是检验内部课程的舞台。编剧作为影视产业链条中的组成单元,必然受到相应的规则制约。如绝对守时原则,编剧必须牢记时间观念,各个环节要在时间周期内完成,否则将会面临高额的罚金,编剧赖以生存的信誉也会大打折扣。教师在课堂上需始终贯彻绝对守时原则,学生剧本务必按时上交。因此,戏剧影视文学通过严谨、科学的剧本范式训练,使学生能够高素质地、规范地驶入影视的海洋。

  培养不断实践、不断求索的精神。科学精神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发展,发展就要不断实践和求索。戏文专业教师由原先的案头教学,走向更加多元的舞台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专业理论教学的提升。而学生通过舞台实践不仅参与了剧本创作,还有机会参与到演员招募、排练、宣传、演出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了从案头到场上的全程实践。布鲁纳强调知识的转化,是通过新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从而使认知结构中演绎出新内容的过程。编剧学生参与排练过程既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思考和人物定位,也把随时闪现的灵感和好的建议补充进剧本,这一过程正符合布鲁纳提到学习过程应使认知结构中演绎出新内容的过程。

  培养敢于怀疑的精神。戏剧影视文学教育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推陈出新。例如一些历史剧,学生经过史料考证,发现原作的史实问题,对剧作提出怀疑,进而探索新的表现内容和手法。还有一些票房和收视率高的作品学生也对其拜金、争斗、心机、功名等价值观取向提出批判。这些怀疑精神更加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作动力。

  培养大胆创新的精神。戏剧影视文学教育发掘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力,通过奖励机制和作品搬演,将创新精神转化为学生的兴趣和动力。通过举办汇报表演和剧本大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表彰新颖的作品。

  二、以艺术实践推动人文精神的内化

  目前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与思想文化的滞后、人文精神的缺失形成了一前一后的现象。年轻一代掌握新知识,接触商业社会的能力大大增强。在财富增长的同时,其价值观诉求和成就感诉求进入庸俗和混乱的轨道。究其根本是沾染了市场的铜臭气,成为市场的奴隶。戏剧影视文学教育应在高校阶段树立学生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通过艺术实践来推动人文精神的内化是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以阅读实践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核。阅读经典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基础,在经典作品中使学生领悟作者对人的生命和价值的关照。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王子正是在犹豫与反抗中完成替父报仇的夙愿,自己也遭遇戕害的生命悲歌。经典作品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还具有打动人心的思想性。爱的真谛、责任意识等彰显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共通的人文精神。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表演、读书笔记大赛、文学常识大赛等实践使学生感悟优秀作品的思想魅力,明确只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才能成为优秀的作品。

  以团队实践发挥人文精神的社会权利。当前影视剧本写作的特点之一就是团队合作。电视剧、栏目剧少则十几集,多则六、七十集,动画片动辄上百集,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常常是由总编剧带领编剧团队合作完成。因此学校阶段应有意识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团队实践和头脑风暴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发挥,也相互借鉴和学习,还加强了团队凝聚力,师生关系在和谐、共进的氛围中得到了升华。

  以表演实践延伸人文精神的创作。名著经过排演,将作品的精神主旨转化为身体行动,由内向外融会人文精神的内涵。例如组织戏文专业学生排练和表演《窦娥冤》片段,学生们主动去探求人物表演及其背后的成因,尤其在最后法场送行片段,窦娥担心婆婆悲伤,要求绕开前街走后街,学生在排演中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精神中善和孝的意蕴。

  结语

  戏剧影视文学教育提倡科学精神,反对创作脱离实际、脱离人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推动戏剧文学向前发展;在艺术实践中总结和提高写作技巧。提倡人文精神就是教育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始终以表现人的价值和意义为创作核心;深入广阔的生活,珍视民族智慧,抒写人民的理想,传递人民的心声,引导崇高的力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的两件法宝,以科学精神作为入门的基础和方法,以人文精神作为作品价值的衡量标准。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编剧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奇志、谢军.布鲁纳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04,(5):378.

  [2] 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4-10-16(1).

  [3] 赵季平.反映人民心声 抒写人民情怀[J].四川戏剧,20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