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青马进行时|第七期“青马工程”理论学习 第二讲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3日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2024年12月13日,天津传媒学院“第七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二讲在我校图书馆第二报告厅开讲。本节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梁丽主讲。

 


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 梁丽

本次课程以“思想之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为主题,分别阐述了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三个板块的内容。


01认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有着科学的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像剩余价值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则在理论上构建了理想的社会制度蓝图,激励着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还具有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而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思想,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等诸多实践历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此后,这一思想又引导中国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等,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主要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它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布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众多领域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

 

0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外交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同时还包含党对各领域工作的诸多重要论断、部署及要求,是指引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通过本次学习,马克思主义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能够认识到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正常阶段,从而积极应对。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为人民服务等理念有助于青少年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关注他人利益,增强社会正义感。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